中铁城际带您了解全域土地整治
本站 2025/7/5 9:51:25
全域土地整治是中国在新时代背景下推进土地资源高效利用、优化国土空间布局、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,是落实“藏粮于地、藏粮于技”战略、推动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抓手。以下从定义、背景、核心目标、主要任务、特点与创新等方面展开说明:
一、定义与内涵
全域土地整治是以**全区域(行政辖区或特定片区)、全要素(农用地、建设用地、生态用地等)、全周期(规划-实施-监管)**为特征的土地综合整治模式,突破传统单一类型(如农田整理、村庄拆旧)或局部区域的整治局限,强调系统谋划、整体推进,统筹耕地保护、生态修复、城乡发展等多重目标,实现土地资源的“数量、质量、生态、空间”四位一体提升。
二、政策背景
全域土地整治的提出与我国土地资源面临的挑战直接相关:
耕地保护压力:城镇化、工业化导致耕地碎片化、质量下降,需通过整治提升耕地产能;
空间布局无序:城乡用地混杂、农村建设用地低效闲置(如“空心村”),需优化国土空间结构;
生态退化问题:部分地区土地污染、水土流失、生态系统破碎,需通过修复改善环境;
乡村振兴需求:通过整治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,促进产业融合与农民增收。
2016年以来,国家层面出台系列政策推动试点:
《全国国土规划纲要(2016-2030年)》提出“实施土地综合整治工程”;
2019年自然资源部印发《关于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工作的通知》,明确在12个省份开展试点;
2023年进一步扩面推广,要求“十四五”期间覆盖全国多数县(市、区)。
三、核心目标
耕地保护与产能提升:通过农用地整理(如田块合并、灌溉设施完善),增加耕地数量、提高耕地质量(如建设高标准农田),确保“占补平衡”“进出平衡”。
建设用地集约高效:盘活农村闲置宅基地、工矿废弃地等低效建设用地,通过“拆旧复垦”补充耕地或用于乡村产业发展,缓解城镇用地压力。
生态保护与修复:针对退化土地(如污染地、石漠化地)、破损生态系统(如河道、林地),实施修复工程,提升生态服务功能。
城乡融合发展:优化城乡用地布局,改善农村基础设施(道路、水电、公共服务),促进产业下乡与农民增收,助力乡村振兴。
四、主要任务
全域土地整治以**“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”**为理念,具体任务涵盖四大领域:
1. 农用地整理
合并细碎田块,建设集中连片、设施完善的高标准农田;
改良土壤(如增施有机肥、治理酸化)、完善灌溉排水体系;
整治废弃园地、残次林地,转为耕地或其他农用地。
2. 建设用地整理
拆除农村闲置宅基地、废弃工矿企业、危旧房屋,复垦为耕地或林地;
盘活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,用于乡村产业(如民宿、冷链物流)或公共服务设施;
优化城镇低效用地(如“城中村”、旧厂房),提升土地利用效率。
3. 生态保护修复
治理水土流失、石漠化、盐碱化等退化土地;
修复河湖水系、湿地、林地等生态系统(如河道清淤、植被恢复);
控制面源污染(如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、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)。
4. 乡村风貌提升与产业融合
结合整治完善农村道路、供水、供电、通信等基础设施;
保留传统村落风貌,打造特色田园乡村;
引导整治区发展现代农业、乡村旅游、农产品加工等产业,促进“土地整治+产业”联动。
五、与传统土地整治的区别
维度 传统土地整治 全域土地整治
范围 单一类型(如农田、村庄)或局部区域 全行政辖区或特定片区,多要素协同
目标 侧重耕地数量或单一功能提升 统筹耕地、生态、城乡发展等多重目标
规划 项目导向,缺乏整体空间布局 规划先行,与国土空间规划衔接
主体 政府主导,农民参与度较低 政府引导、农民主体、社会资本参与
六、实施要点与挑战
关键机制
规划引领:以国土空间规划为基础,编制全域土地整治专项规划,明确整治区域、任务与指标;
农民参与:保障村民知情权、决策权(如通过“村民议事会”确定整治方案),确保利益共享(如复垦节余指标收益反哺农村);
资金整合:统筹财政资金(如耕地开垦费、土地出让收益)、社会资本(如PPP模式),形成多元投入机制;
监管考核:利用遥感、大数据等技术监测整治过程,将成效纳入地方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。
挑战与对策
平衡开发与保护:需避免过度追求建设用地指标而忽视生态保护,需严格限制“非粮化”“非农化”;
农民权益保障:需规范拆迁补偿标准,防止“一刀切”损害农民利益;
长效机制建设:部分整治项目后期管护(如农田设施、生态修复工程)易被忽视,需建立“建管并重”机制。
七、实践成效
目前,全国已开展超2万个全域土地整治项目,典型案例包括:
浙江“千村示范、万村整治”:通过村庄整治优化空间,推动“千万工程”升级为乡村振兴样板;
湖北仙桃项目:整合农田、村庄、湿地,新增耕地1.2万亩,修复湿地2000亩,带动乡村旅游;
广东清远项目:拆旧复垦节余指标跨区域交易,收益用于农村基建,改善10万农民居住条件。
总结
全域土地整治是我国土地管理制度的一次系统性创新,通过“全要素整合、全空间优化、全周期管理”,推动土地资源从“分散利用”向“集约高效”转型,为乡村振兴、城乡融合和生态安全提供了坚实支撑。未来,随着政策细化与技术进步,其综合效益将进一步凸显。
更多相关信息 还可关注中铁城际公众号矩阵 扫一扫下方二维码即可关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