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申请全域土地整治奖补资金?
本站 2025/8/27 10:27:28
申请全域土地整治奖补资金需遵循“规划先行、分类申报、多级审核、动态监管”的原则,结合不同地区政策差异,核心流程可分为以下六个阶段(以广西、湖北、河南等地的典型要求为例):
一、前期准备阶段
项目立项条件
空间合规性:符合国土空间规划(需提供乡镇国土空间规划及村庄规划批复文件)。
权属清晰:完成土地确权登记,提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协议或权属调整方案。
公众参与:需取得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或村民代表大会同意的签字文件(2/3以上同意)。
材料预审
编制《实施方案》或《可行性研究报告》,包含新增耕地面积测算、资金预算、生态修复方案等。
提交项目区1:2000正射影像图、倾斜摄影三维模型等基础地理信息数据。
二、申报与初审阶段
申报主体
集体经济组织:以行政村为单位申报,适用于农民自发整治(如“小块并大块”)。
农业经营主体:企业或合作社申报,需提供土地流转合同及经营方案。
政府部门:乡镇政府或县级自然资源局牵头申报全域综合整治项目。
材料提交
新增耕地需提供土壤质量检测报告、工程竣工图;
生态修复项目需附生态影响评估报告。
通用材料:立项申请书、部门意见(自然资源、农业农村、环保等)、公众参与证明。
专项材料:
县级初审
自然资源局牵头组织现场核查,重点审核面积真实性(误差率≤5%)、工程合规性。
初审通过后公示7天,同步将材料报送市级部门。
三、市级审查与资金下达阶段
市级审核
技术审查:委托第三方机构复核工程量(如工程复核单位出具报告)。
政策合规性审查:确保不触碰“三区三线”红线,永久基本农田调整方案需省级备案。
省级统筹与资金分配
预拨启动资金:立项后拨付60%(如湖北省要求);
验收后结算:剩余40%待竣工验收后拨付。
省级部门根据年度预算和项目优先级切块下达资金(如广西每年3月前完成资金分配)。
资金拨付方式:
四、实施与过程监管阶段
工程实施
严格按照《土地整治工程建设标准》施工,重点监控耕地提质改造、生态修复等关键环节。
安装智能监测设备(如土壤墒情传感器),实时上传数据至省级监管平台。
动态检查
县级自然资源局每季度开展现场抽查,发现问题限期整改(如广西实行“红黄牌”预警)。
资金使用需通过国库集中支付系统,确保专款专用。
五、竣工验收与绩效评估阶段
验收材料
竣工报告、工程监理总结、竣工图、财务决算审计报告。
新增耕地需经农业部门土壤质量评定(如湖北省要求)。
绩效评价
省级部门按新增耕地质量、生态效益、资金使用效率等指标评分(如广西分A/B/C三级)。
未达标项目扣减后续资金,优秀项目优先推荐申报国家级试点。
六、后期管护与资金回收阶段
管护责任
村集体或镇政府承担3年管护期,需种植符合要求的作物(如水田必须种水稻)。
管护资金从土地指标交易收益中提取(如五华县规定提取5%)。
资金回收
耕地撂荒超1年,按比例追回管护资金(如广西扣减50%)。
指标交易收益优先用于偿还社会资本投入(如温岭市规定收益的60%用于还款)。
关键注意事项
政策衔接:需与高标准农田建设、乡村振兴项目整合申报,避免重复投入。
数字化管理:多地推行“国土云”平台在线申报,实现材料电子化存档。
风险防控:建立“黑名单”制度,对虚报面积、挪用资金的主体限制申报资格。
典型案例参考
广西“小块并大块”模式:分两期申报,第一期完成权属调整后拨付50%,第二期完成配套建设后拨付剩余资金。
湖北全域整治试点:要求同步提交《永久基本农田调整方案》和《权属调整方案》,通过竞争性评审择优立项。
建议申请前向当地自然资源局获取最新申报指南,并重点关注资金分配时效(如河南省要求每年8月底前完成次年资金申报)。
更多相关信息 还可关注中铁城际公众号矩阵 扫一扫下方二维码即可关注
下一篇
没有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