咨询热线:17736920826

行业新闻

高标准农田建设“十四五”规划核心指标有哪些

本站     2025/5/20 15:09:16    

根据《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(2021-2030年)》及相关政策文件,“十四五”期间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核心指标主要包括以下内容:

一、建设规模指标

新增建设面积

到2025年,全国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 10.75亿亩,其中“十四五”期间新增建设 2.75亿亩,改造提升已建高标准农田 1.05亿亩。

地方分解任务示例(如即墨区):2021-2025年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 88.72万亩,其中新建 16万亩,改造提升 9万亩。

高效节水灌溉目标

全国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 1.1亿亩,到2025年累计建成高效节水灌溉面积 4亿亩。

地方配套标准(如夏邑县):高效节水灌溉面积占新建高标准农田比例达 90%以上,亩均节水率 ≥10%。

二、质量与产能指标

粮食产能提升

新增高标准农田 亩均产能提高100公斤左右,改造提升后的农田产能 不低于当地高标准农田平均水平,建成后粮食产能占全国总产量的 90%(约1.2万亿斤)。

具体案例:夏邑县要求建成后 年亩均粮食产能≥1000公斤,田间基础设施占地率 ≤8%。

工程技术标准

工程使用年限 ≥15年,工程质量合格率 100%,灌溉保证率 ≥75%(水田 ≥70%),排涝标准≥10年一遇。

农田防护与生态保护面积比例 ≥90%,土壤有机质含量通过培肥措施持续提升。

三、投资与管理指标

亩均投资标准

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 亩均投资逐步达到3000元左右,地方政府可通过专项债、政策性贷款等方式融资。

信息化与监管要求

建成高标准农田 100%上图入库,实现数字化动态监管。

建立“建、管、用”一体化机制,明确管护责任主体和资金保障。

总结

“十四五”规划以 稳产高产、节水优先、绿色发展 为导向,通过 新增建设与改造提升并举 的策略,重点强化 田块整治、土壤改良、灌排配套、生态防护 等系统性工程。地方需结合国家目标细化任务(如夏邑县提出“市级统筹、县级实施”的示范工程),确保2035年形成 更高层次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基础。


更多相关信息 还可关注中铁城际公众号矩阵 扫一扫下方二维码即可关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