咨询热线:17736920826

行业新闻

高标准农田项目立项的规范主要包括哪些内容?

本站     2025/5/21 9:27:09    

高标准农田项目立项的规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:

一、立项流程规范

初步意向与储备

责任主体:乡镇、村基层组织。

工作内容:基于农田现状(地形、土壤、灌溉条件等)提出初步建设意向,重点解决灌溉设施老化、粮食减产等问题。

储备程序:意向上报至县级农业农村局,纳入项目储备库,作为后续筛选依据。

选址与踏勘

坡度>25°的区域;

土壤污染严重区、自然保护区核心区、退耕还林区、河湖水库保护范围等。

选址原则:优先选择集中连片、土壤肥沃、水源充足的区域,禁止在以下区域立项:

踏勘要求:县级农业农村局组织专家实地勘察,核实地形地貌、土壤质量、水资源分布及现有基础设施状况。

材料申报与评审

县级评审:专家初审,审查合规性、可行性;

市级评审:复审重点区域项目,综合评估区域效益。

申请书(项目背景、必要性、建设方案等);

项目建议书(含土地利用现状图、现状图、权属证明等附件);

农民同意意见书(需村民大会或问卷调查支持)。

申报材料:

评审程序:

批复与公示

市级农业农村局根据评审结果批复立项,明确建设规模、投资等关键信息。

公示期7-15天,接受社会监督,无异议后进入实施阶段。

二、关键要素规范

建设内容要求

田块整治:归并零散田块,梯田化率≥90%(丘陵区),耕作层厚度≥25cm。

灌溉排水:推广节水技术(喷灌、微灌),灌溉保证率≥75%,排水标准满足5-10年一遇暴雨要求。

田间道路:机耕路宽度3-6m,生产路≤3m,通达率平原区100%、丘陵区≥90%。

农田防护:林网覆盖率≥80%,水土流失治理率达标。

生态化建设要求

生态沟渠、湿地塘等设施需兼顾排水与生态功能,植物配置以本土物种为主。

排水系统需控制地下水位,防止土壤次生盐渍化。

农民参与与权属保障

农民同意率需100%,签订承诺书,明确土地权属调整方案。

项目实施后及时办理土地确权登记,纳入永久基本农田保护。

三、规范性引用文件

国家标准

《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》(GB/T 30600-2022):明确建设区域划分、工程体系和技术要求。

《耕地质量等级》(GB/T 33469):指导耕地质量评定与监测。

地方政策

《陕西省农业农村厅关于申报2020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通知》:细化申报流程、建设标准及资金管理。

《农田建设项目管理办法》(农业农村部令2019年第4号):规范项目管理程序。

专项规划

全国及省级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:确保项目与上位规划衔接,优先布局粮食生产功能区。

四、注意事项

禁止行为:严禁在生态敏感区、退耕还林区等违规立项。

动态调整:项目储备库需定期更新,优先支持“填平补齐”类改造提升项目。

监督考核:落实建后管护责任,纳入政府耕地保护目标责任考核。

以上规范旨在保障高标准农田项目科学立项、规范实施,确保建成“田成方、路相通、渠相连、旱能灌、涝能排”的高质量农田,助力粮食安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。


更多相关信息 还可关注中铁城际公众号矩阵 扫一扫下方二维码即可关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