污水管网接口设计:承插式、热熔连接的施工要求
本站 2025/6/19 15:23:49
在污水管网接口设计中,承插式接口与热熔连接是两种主流的连接方式,其施工要求需结合管材特性、施工环境及规范标准进行精细化控制。以下从施工流程、技术要点、质量控制三方面展开分析,并引用相关规范与工程实践。
一、承插式接口施工要求
1. 基础处理
砂石基础:
沟槽开挖后需分层回填砂石(粒径20~40mm),每层厚度≤300mm,压实度≥95%。
原状土不得扰动,地基承载力需≥0.06MPa,否则需换填碎石或混凝土垫层。
管道定位:
首节管道按下游排向上游、插口向下游的顺序安装,承口朝向水流方向。
采用全站仪控制中心线,允许偏差≤15mm。
2. 接口处理
清洁与润滑:
承口内壁与插口外壁需清除油污、杂物,涂刷硅油润滑剂(食品级),润滑剂需均匀覆盖。
橡胶圈安装前检查无气泡、裂纹,压缩率控制在35%~45%。
合拢操作:
使用手扳葫芦对称拉紧,同步调整管道轴线,确保承插间隙为9~15mm。
合拢后采用楔形混凝土块(尺寸0.8m×0.5m)临时固定,待混凝土强度达75%后拆除。
3. 质量控制
闭水试验:
试验水头为上游管顶内壁2m,30分钟内水位下降≤5mm为合格。
允许渗水量:DN600钢筋混凝土管≤0.028D(D为管径,单位m³/(24h·km))。
接口密封性:
采用内窥镜检查橡胶圈压缩状态,确保无“麻花”“跳井”现象。
二、热熔连接施工要求
1. 设备与材料准备
设备选择:
电热熔焊机需匹配管材熔融参数(如PE管加热温度210±10℃),配备温度传感器与计时器。
切割工具需保证管口平整,误差≤0.5mm。
管材处理:
管端需去除氧化层,切割后使用专用清洁剂擦拭,确保无油污、水渍。
2. 热熔操作流程
预热阶段:
加热板温度稳定在设定值(PE管210℃),对齐管口并施加初始压力(0.1~0.2MPa)。
吸热阶段:
保持压力直至管材端面熔融(吸热时间按厂家手册,如DN600管约3分钟)。
对接与冷却:
快速移除加热板,施加对接压力(0.15~0.25MPa),保持10分钟冷却固化。
冷却期间禁止移动管道,环境温度<5℃时延长冷却时间至20分钟。
3. 质量控制
翻边均匀性:
热熔翻边高度≥管壁厚度的1.5倍,高度差≤0.5mm。
密封性检测:
采用气压检测(0.3MPa保压30分钟),压降≤5%为合格。
橡胶圈接口需进行闭水试验,渗水量≤1.25L/(km·h)。
三、两种接口的对比与适用场景
对比项
承插式接口
热熔连接
适用管材 钢筋混凝土管、陶土管 HDPE管、PVC-U管
密封性 依赖橡胶圈压缩,抗沉降能力较强 熔融后分子结合,密封性更优
施工效率 需人工操作,速度较慢 机械化程度高,适合长距离连续施工
环境适应性 适用于复杂地基(如软土、回填区) 需稳定环境(温度、湿度控制)
维护成本 橡胶圈老化需定期更换 接口终身免维护(无橡胶部件)
适用场景建议:
承插式接口:地基沉降频繁区域(如河网地区)、需频繁维修的老旧管网。
热熔连接:平原区新建管网、对密封性要求高的工业废水管道。
四、常见问题与处理措施
1. 承插式接口渗漏
原因:橡胶圈压缩不足、接口错位>5mm。
处理:注入硅油润滑后复位,或切除缺陷段更换新管。
2. 热熔接口开裂
原因:加热温度过高(>220℃)、冷却过快。
处理:重新熔接,延长冷却时间至20分钟。
3. 管道轴线偏移
原因:吊装定位不准、地基沉降不均。
处理:采用全站仪复测,增设混凝土镇墩固定。
五、规范与验收标准
核心规范:
《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》(GB50268-2023)。
《埋地硬聚氯乙烯排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》(CECS122:2023)。
验收项目:
承插式:接口间隙、闭水试验渗水量、回填密实度。
热熔:翻边均匀性、气压检测压降、管道同心度。
总结
承插式与热熔接口的施工需严格遵循**“基础稳固、接口密封、过程可控”**原则:
承插式重点把控橡胶圈安装与沉降补偿,适用于复杂地基;
热熔连接依赖设备精度与温度控制,适合标准化施工场景。
实际工程中需结合地质勘察与管材特性选择接口形式,并通过闭水试验与气压检测双重验证密封性。
更多相关信息 还可关注中铁城际公众号矩阵 扫一扫下方二维码即可关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