智慧交通在提高公共交通效率方面有哪些具体的技术手段?
本站 2025/5/26 8:55:09
智慧交通在提高公共交通效率方面应用了多项前沿技术手段,结合数据驱动、智能调度和协同管理,显著优化了城市交通运行。以下是具体技术手段及案例:
一、数据驱动的动态分析与决策
全息感知与大数据分析
通过物联网传感器、视频监控、GPS定位等技术实时采集交通流量、车辆位置、乘客OD(起终点)数据,结合AI算法进行动态分析,精准预测客流高峰和拥堵点。例如,深圳公交通过机器视觉AI和大数据技术实现客流OD识别,准确率达96%以上,优化线路运力配置。
交通仿真与需求预测
利用城市交通多智能体仿真技术,模拟不同场景下的交通流变化,辅助决策信号灯配时、公交线路调整等。北京轨道交通指挥中心通过数据推演事故对路网的影响,协调地面公交分流,减少滞留风险。
二、智能调度与协同优化
公交智能调度系统
基于实时客流数据动态调整发车频率和车型,如厦门“灵活公交”模式通过大数据分析整合车辆资源,实现“哪里乘客多,公交开往哪里”。深圳公交采用边缘计算技术缩短数据处理延迟,车辆周转率提升20%。
信号优先与绿波带控制
通过车路协同技术为公交车提供信号灯优先放行,如长沙智慧公交在路口自动触发绿灯延长,节省通行时间。杭州建成全国最大城市绿波路网,通过连续绿灯优化主干道通行效率。
多模式交通协同调度
整合地铁、公交、共享单车等资源,构建“出行即服务(MaaS)”平台。例如,杭州通过虚拟码和票价累乘优惠提升公交吸引力,累计优惠金额超7亿元。
三、智能设备与安全保障
车载智能终端与盲区监测
公交车配备全景监控、毫米波雷达等设备消除驾驶员盲区,如武汉公交通过全景监控系统提升安全性。深圳公交新标准要求安装盲区监测预警设备,减少事故风险。
应急响应与救援定位
利用监控系统快速定位事故位置,并通过智能调度规划救援路线。例如,广东惠清高速的二维码救援系统可精准锁定求救位置,缩短响应时间。
四、乘客服务与信息交互
实时信息服务
通过电子站牌、手机APP(如“掌上公交”“车来了”)提供车辆到站时间、线路调整等实时信息。南昌公交实现车辆信息实时预报率100%,泸州电子站牌日查询量达30万人次。
智慧站台与延伸服务
集成无线网络、充电设施、SOS一键呼救等功能,如部分城市公交站台通过视频监控保障夜间安全。
五、基础设施与系统协同
5G与边缘计算应用
深圳公交智能调度系统引入5G通信和边缘计算技术,提升数据传输速度和本地化处理能力,支持实时调度决策。
多系统数据共享平台
如上海轨道交通与铁路数据共享平台实现列车时刻、换乘信息互通,优化跨交通方式衔接效率。
智慧交通通过数据驱动决策、动态资源调配、多模式协同和智能安全保障四大核心手段,显著提升了公共交通效率。未来随着AI、5G和低空交通技术的进一步融合,智慧公交将向更精细化、人性化方向发展。
更多相关信息 还可关注中铁城际公众号矩阵 扫一扫下方二维码即可关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