咨询热线:17736920826

行业新闻

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四大内容详解:农用地/建设用地/生态/文化修复要点

本站     2025/9/5 16:01:21    

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四大核心内容如下,涵盖空间治理与资源优化的关键领域:

1. 农用地整治:提升耕地质量与生态功能

布局优化:通过土地平整工程将零散耕地整合为连片标准田块,例如将“巴掌田”合并为单块5亩以上的标准田,配套建设机耕道和灌溉沟渠。

质量提升:实施土壤改良(如酸碱度调节、有机肥施用)、水利设施升级(滴灌、防涝排水),并剥离耕作层土壤用于新垦耕地,提升亩产效益。

生态化改造:在农田周边建设生态缓冲带(种植芦苇、菖蒲等植物),修复污染土壤,打造农田湿地系统,减少面源污染。

2. 建设用地整理:盘活存量土地资源

村庄“瘦身”:整治闲置宅基地,改造为民宿、村史馆或公共设施,例如江西某村复垦200亩宅基地后新建安置房。

矿地复垦:修复废弃矿山,如山西煤矿区复垦后种植苹果树,实现“黑煤窑”变“花果山”。

城镇更新:将低效工业用地改造为文创园或商业综合体,如浙江某罐头厂转型电商产业园,年交易额突破2亿元。

3. 乡村生态保护修复:重构自然生态系统

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修复:划定生态廊道(如50-100米宽的动物迁徙通道),治理河流污染(清淤1米深并种植生态驳岸植物),恢复生物多样性。

人居环境整治:建设垃圾处理设施(每50户设收集点)、污水处理站,改造垃圾堆为口袋公园,如广东某村通过整治提升村民生活品质。

水土保持与防灾:修复矿山边坡、治理水土流失,增强乡村抵御自然灾害能力。

4. 历史文化保护与乡村特色塑造

传统风貌保护:严格保护古建筑、古树名木,修复传统村落榫卯结构房屋,保留历史环境要素。

农耕文化传承:建设农耕博物馆、稻田艺术景观(如彩色水稻图案),开发乡村旅游项目,如湖南某村通过“稻田艺术”吸引游客。

产业融合振兴:结合生态资源发展特色农业(如樱桃采摘+民宿),推动农产加工(樱桃酱、果酒)和电商销售,提升附加值。

政策支撑与实施要点

规划统筹:以国土空间规划为纲,严守“三区三线”,允许局部微调永久基本农田(调整面积不超过5%)。

资金机制:整合财政资金、社会资本及指标交易收益(如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跨县调剂),避免隐性债务。

村民参与:尊重群众意愿,保障知情权与收益权,整治方案需经村民同意后实施。

这四大内容通过系统性整治,实现耕地保护、生态优化、产业升级与文化传承的协同发展,为乡村振兴提供空间与资源支撑。


更多相关信息 还可关注中铁城际公众号矩阵 扫一扫下方二维码即可关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