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中,农用地综合整治的考核标准有哪些?
本站 2025/7/17 8:44:34
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中,农用地综合整治的考核标准需围绕耕地保护、质量提升、生态优化、实施管理及社会效益等维度构建,结合政策文件与地方实践,具体考核标准如下:
一、数量与布局考核
新增耕地面积
标准:通过低效林草地整理、未利用地开发等措施,新增耕地面积不低于整治区域原有耕地面积的 5%(如原耕地1000亩,新增≥50亩)。
评分规则:每超额完成1%加2分,未达标按比例扣分。
田块整合率
标准:零散田块合并后,田块平均面积提升至 5亩以上(平原区)或 3亩以上(丘陵区),田埂消除率≥90%。
数据来源:卫星遥感影像比对、实地测量。
永久基本农田调整合规性
标准:调出地块需满足“零星破碎、不便耕种”条件,调入地块平均坡度≤调出地块,且单个乡镇调整面积≤5%。
违规扣分:超比例调整扣10分/个百分点,未落实“先补后调”原则扣5分。
二、质量与生态考核
耕地质量等级提升
标准:整治后耕地质量等级提高 0.5个等级以上(如原为7等提升至6.5等),土壤有机质含量提升≥10%。
检测方法:土壤采样检测+农业部门验收报告。
生态修复覆盖率
标准:生态缓冲带(田埂、沟渠植被)覆盖率≥80%,小微湿地修复面积≥5%。
评分规则:每降低10%扣3分,未达标不得分。
面源污染控制
标准:农药化肥使用量减少≥15%,秸秆还田率≥80%。
数据来源:农业面源污染监测系统。
三、实施管理考核
规划衔接合规性
标准:整治方案需与国土空间规划、村庄规划同步衔接,无冲突地块。
违规扣分:规划冲突每处扣5分。
权属调整规范性
标准:土地流转协议签订率≥95%,权属纠纷发生率≤1%。
数据来源:村级台账+农户签字确认。
工程验收合格率
标准:单项工程(如灌溉设施、道路)验收合格率≥90%,隐蔽工程验收资料完整率100%。
扣分项:验收资料缺失每项扣2分。
四、资金使用考核
预算执行率
标准:财政资金执行率≥90%,社会资本到位率≥80%。
计算公式:预算执行率=实际支出资金/划拨资金总额×100%。
资金使用规范率
标准:资金挪用、虚报套取等违规行为零发生,合规使用率100%。
违规扣分:每发现一笔违规资金扣10分。
五、社会效益考核
农民满意度
标准:通过问卷调查,满意度≥85%,重点包括土地流转收益、就业机会等。
调查方式:随机抽取20%农户访谈。
集体经济增收
标准:村集体通过土地整治年增收≥10万元,或土地租金收益分配比例≥60%。
数据来源:村级财务公开数据。
六、动态监测与长效管护
年度核算达标率
标准:每年耕地数量、质量核算结果均达标,未出现阶段性流失。
监测工具:国土变更调查+卫星遥感。
后期管护覆盖率
标准:农田设施管护协议签订率100%,管护期≥3年(垦造水田≥6年)。
扣分项:管护缺失每处扣3分。
农用地综合整治考核需构建“定量+定性”指标体系,重点突出耕地保护红线、生态修复实效及农民权益保障。考核结果将作为项目验收、资金拨付及政策倾斜的重要依据,同时纳入地方政府绩效考核(如湖南省将整治成效与用地指标分配挂钩)。实际应用中需结合地方特色细化指标权重,例如生态脆弱区提高生态修复分值,粮食主产区侧重质量提升指标。
更多相关信息 还可关注中铁城际公众号矩阵 扫一扫下方二维码即可关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