咨询热线:17736920826

行业新闻

农业农村领域项目谋划重点及方向

本站     2025/7/14 9:39:08    

农业农村领域项目谋划需紧扣国家战略导向、地方资源禀赋和乡村振兴需求,聚焦“稳产保供、产业升级、基础设施、绿色发展、乡村建设”五大核心方向,强化政策衔接、资金统筹和要素保障。以下是具体重点及实施路径:

一、粮食安全与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

高标准农田建设

重点内容: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,重点在粮食主产区(如38个粮食产能提升重点县)和具备水利条件的平原地区实施,亩均投资标准2400-2200元。

实施要点:统筹推进田、土、水、路、林、电等综合配套,优先支持集中连片地块,强化耕地质量提升(如土壤改良、灌排设施)。

粮油单产提升工程

重点内容:大豆玉米单产提升项目(亩均补贴400-300元)、现代种业提升工程(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建设)。

实施要点:依托整建制推进县,推广高产技术(如密植、水肥一体化),配套智能农机装备。

生猪等畜禽产能保障

重点内容:规模化养殖场建设、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,支持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场建设(中央定额补贴200万元/场)。

二、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与全产业链建设

农产品加工与冷链物流

农产品产地初加工(如烘干、冷链仓储)和精深加工(如预制菜、功能性食品);

冷链物流骨干网络建设(县域冷链集配中心、产地冷链设施)。

重点内容:

实施要点:支持“粮头食尾”“农头工尾”增值项目,推动初加工与精深加工协同发展。

乡村特色产业与三产融合

特色种养(如茶叶、中药材、食用菌)、传统手工业(舒席、古陶)、休闲农业(民宿、乡村旅游);

农村电商(直播基地、县域商业体系)。

重点内容:

实施要点:联镇联村发展产业集群,打造“一县一业”“一村一品”,避免“小而散”。

现代农业园区建设

重点内容: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、优势特色产业集群、农业产业强镇,重点支持粮食、油料、糖料等战略品类。

实施要点:强化全产业链开发,推动“生产+加工+科技+品牌”一体化。

三、乡村基础设施补短板

人居环境整治

重点内容:农村生活污水治理(整村集中式处理设施)、生活垃圾转运体系、厕所革命(户厕改造与污水处理同步)。

实施要点:优先支持常住人口2000人以上村庄,统筹改厕与粪污资源化利用。

交通与水利设施

重点内容:农村公路提档升级(安防工程、窄路加宽)、灌区现代化改造、农村供水保障(集中供水覆盖率提升)。

新型基础设施

重点内容:智慧农业(气象监测、智能灌溉)、数字乡村(村级信息平台、电商服务站)。

四、农业科技创新与绿色发展

种业振兴与科技创新

重点内容: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建设、畜禽种质资源保护、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(如抗逆品种研发)。

动植物疫病防控

重点内容:陆生动物疫病病原学监测区域中心、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场、迁飞性害虫雷达监测站。

农业面源污染治理

重点内容:化肥农药减量增效、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、秸秆综合利用,支持绿色防控产品生产繁育基地。

五、农村公共服务与民生保障

教育医疗养老

重点内容:乡镇卫生院能力提升(DR设备、中医馆)、村卫生室标准化改造、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建设。

文化体育设施

重点内容:村级文化广场(配建健身器材)、乡村戏台、非遗工坊,推动农文旅融合。

项目谋划关键策略

政策衔接与资金整合

对接中央预算内投资(如高标准农田、冷链物流)、专项债(农村供水、产业园区)、超长期特别国债等资金渠道。

整合涉农资金,避免重复投入,集中支持联村联片重大项目。

创新融资模式

推广PPP、ABO模式引入社会资本,探索REITs盘活经营性资产(如冷链物流园)。

鼓励“政银企村”合作,通过订单质押、未来收益权抵押等方式融资。

强化前期工作

建立“项目储备库”,优先储备群众急需、收益可平衡的项目(如村内道路、污水处理)。

加强用地、环评、能评等前期手续办理,确保项目“拿地即开工”。

注重联农带农

通过订单农业、入股分红、就业帮扶等方式,确保项目收益惠及农户,防止“垒大户”。

典型案例参考

宁夏银川:谋划现代循环农业产业园(智能玻璃温室)、冷凉蔬菜产业集群,整合加工、冷链、物流设施,提升附加值。

浙江某县:以“千万工程”为引领,推进农村污水治理与村庄微改造,同步发展民宿经济,获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。

农业农村领域项目谋划需以“稳产保供、产业兴旺、生态宜居、治理有效”为核心,聚焦粮食安全、产业链升级、基础设施补短板、科技创新和民生保障五大方向,强化政策协同、资金统筹和市场化运作,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。


更多相关信息 还可关注中铁城际公众号矩阵 扫一扫下方二维码即可关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