咨询热线:17736920826

行业新闻

中铁城际智能加药系统在能源化工废水处理中的应用

本站     2025/4/18 9:15:53    

一、系统架构与核心技术

模块化设计‌

采用撬装式组合装置,集成pH调节、PAC/PAM絮凝剂、碳源等多药剂投加单元,灵活适配不同废水处理需求‌。

硬件层包含高精度计量泵(误差±1.5%)、耐腐蚀材质(如PVDF/SS316)执行机构及水质传感器网络(pH、浊度、COD等)‌。

智能控制算法‌

基于“前馈+反馈”复合控制策略:前馈模型根据进水流量和污染物浓度预判加药需求,反馈机制通过出水水质实时修正投加参数‌。

引入物联网技术,通过聚类算法简化数据处理复杂度,实现动态调整加药策略‌。

二、核心功能与场景适配

精准投加与协同处理‌

针对高盐废水同步投加缓蚀剂与阻垢剂,控制管道结垢与腐蚀倾向,延长设备寿命‌。

重金属废水处理中,通过絮凝剂与捕捉剂协同作用,实现离子沉淀分离‌。

动态优化与节能降耗‌

AI算法实时匹配水质波动,动态调节药剂投加量,药耗节约15%-20%‌。

集成曝气量、泵机功率联动控制,降低吨水处理电耗10%以上‌。

三、应用优势与效益

经济性提升‌

药耗成本降低20%-30%,运维人力减少50%,综合成本下降25%‌。

模块化设计减少设备占地面积,安装周期缩短60%‌。

环保合规性‌

通过精准投药减少药剂残留,出水水质稳定达到《污水综合排放标准》‌。

支持区块链溯源技术,增强施药过程透明度,满足环保监管要求‌。

四、行业实践案例

上海蓝科案例‌:撬装式组合装置处理能源化工废水,投加精度±1.5%,实现碳源、絮凝剂等多单元协同控制,药耗成本降低22%‌。

某化工园区试点‌:AI算法动态优化PAC投加量,COD去除率提升40%,年节约药剂费用超150万元‌。

五、发展趋势

智能化升级‌:融合数字孪生技术,实现施药轨迹可视化与历史数据回溯,优化长周期运行策略‌。

资源化延伸‌:结合膜分离技术,从废水中定向回收贵金属及高值成分,推动“废水处理-资源再生”一体化‌。

中铁城际智能加药系统通过技术融合与场景适配,正成为能源化工废水处理降本增效的核心工具,助力企业实现环保达标与经济效益的双重目标‌。


更多相关信息 还可关注中铁城际公众号矩阵 扫一扫下方二维码即可关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