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的管理中,如何避免资金被挪用?
本站 2025/7/2 9:00:07
为确保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安全高效使用,需通过制度约束、技术监管、流程优化、监督问责等多维度机制构建资金防护网,具体措施如下:
一、专户管理,封闭运行
设立专用账户
内蒙古通过“三专”(专户管理、调拨、清算)模式,确保资金仅用于建设内容,防止拆东补西。
贵州要求101个县区设立子账户,实现资金直达项目,避免挪用风险。
在县级或乡镇国库单一账户下设立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子账户,实现资金独立核算、封闭运行。例如:
资金身份标签化
通过财政实拨方式调拨资金,并标记“清算标识”,确保资金流向可追溯。内蒙古通过该方式严查挤占挪用行为。
二、动态监控与支付管控
数字化监管平台
贵州通过平台定期分析支出进度,对滞后地区通报督促。
湛江市通过财政一体化平台追踪资金流向,结合线下审计核查。
依托财政直达资金动态监控平台,实时跟踪资金分配、拨付进度,对异常支付自动预警。例如:
支付与进度挂钩
按工程进度和合同约定支付资金,避免“以拨代支”。如雷州市要求资金拨付与质量验收结果联动。
三、制度规范与责任压实
明确资金使用范围
禁止将资金用于非建设性支出(如楼堂馆所),严格限定田块整治、灌溉设施等核心工程占比。
权责清单管理
内蒙古出台专项资金管理办法,细化分配规则和违规处罚措施。
贵州将资金使用纳入法治化轨道,强化制度刚性约束。
制定《农田建设补助资金管理办法》,明确中央、省、市县三级职责及违规追责条款。例如:
四、审计监督与纪检监察联动
常态化专项审计
联合财政、农业农村部门开展穿透式核查,重点审查招投标合规性、工程量真实性等。如湛江市对资金拨付凭证逐笔核对,严查虚报套取行为。
纪检监察介入
建立“纪检监察+行业监管”联动机制,严查围标串标、利益输送等问题。河南南乐县通过大数据筛查电子评标记录,打击违规插手干预行为。
五、技术赋能与透明化监管
区块链溯源与大数据监测
海南省通过“农田建设随手拍”小程序,鼓励公众监督项目进展。
利用区块链技术记录资金流转全流程,实现不可篡改追溯。例如:
工程实体核验
实地测量田间道路宽度、混凝土厚度等,比对设计图纸与实际施工,防止偷工减料。湛江市通过卷尺测量机耕路等设施,现场督促整改。
六、绩效评价与奖惩机制
绩效挂钩资金分配
贵州将绩效结果作为预算安排依据,对执行率低的项目收回资金。
将资金执行率、工程效益等指标纳入考核,对低效地区扣减额度,高效地区给予奖励。例如:
黑名单制度
对虚报冒领、挪用资金的单位或个人纳入信用黑名单,限制参与后续项目。内蒙古对失信主体实施联合惩戒。
总结
防挪用需构建**“专户封闭+动态监控+制度约束+技术赋能+监督问责”**的立体防线:
前端通过专户管理和支付管控限制资金流向;
中端依托审计监督和公众参与强化过程透明;
后端以绩效评价和奖惩机制倒逼责任落实。
未来可进一步推广区块链技术应用,完善跨部门数据共享机制,实现资金监管全流程自动化、智能化。
更多相关信息 还可关注中铁城际公众号矩阵 扫一扫下方二维码即可关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