咨询热线:17736920826

行业新闻

“一案两书”:专项债项目申报的必备材料与编制要点

本站     2025/6/23 9:20:09    


“一案两书”是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申报的核心材料,指实施方案、财务评价报告、法律意见书,其编制质量直接影响项目审核通过率。以下是具体内容及编制要点:

一、必备材料清单

除“一案两书”外,专项债申报还需以下辅助材料(依据搜索结果整理):

基础审批文件

立项文件(发改部门批复的可行性研究报告)

用地手续(预审与选址意见书、规划许可证等)

环评批复(登记表或报告)

施工许可证(提升项目成熟度)

财政相关文件

财政评审报告(投资估算经财政部门审核)

收入测算说明(匹配建设内容,提供数据来源及计算明细)

资金筹集方案(明确财政资金到位时间及条件)

其他补充材料

项目成熟度证明(招投标文件、施工合同等)

信用评级报告(由专业机构出具)

二、“一案两书”的编制要点

(一)实施方案

核心内容(依据搜索结果):

项目概况

建设内容、规模、工期、投资总额等基本信息。

政策符合性分析(如是否符合“两新一重”、生态环保等领域要求)。

收益与融资平衡方案

收益来源:明确项目收益类型(如收费权、土地出让收入等),需提供历史数据或行业标准支撑。

覆盖倍数:项目净收益对债券本息的覆盖倍数需≥1.1倍(高风险地区要求≥1.3倍)。

融资计划:分年度融资安排,与项目进度匹配,避免“钱等项目”。

风险防控措施

识别政策、技术、市场等风险,提出应对策略(如收益不足时的财政补助机制)。

编制要点:

需与可行性研究报告、立项文件内容一致。

收益测算需采用国家标准或行业数据,避免虚高(如参考周边同类项目运营收入)。

(二)财务评价报告

核心内容(依据搜索结果):

财务可行性分析

投资估算:包括工程费用、工程建设其他费用、预备费等,需附明细表。

收入预测:分年度测算项目收益(如收费公路的车流量×收费标准)。

成本费用:运营维护费、财务费用、税费等。

融资平衡测算

编制现金流量表,展示项目收益覆盖债券本息的情况。

敏感性分析:测试极端情况下(如收益下降20%)的偿债能力。

编制要点:

需由会计师事务所独立出具,确保客观性。

数据需与实施方案一致,重点验证收益覆盖倍数是否达标。

(三)法律意见书

核心内容(依据搜索结果):

主体合法性审查

确认项目实施机构是否依法设立,具备相应资质。

禁止市场化转型未完成的融资平台公司作为实施主体。

项目合规性审查

审批手续:用地、环评、立项等文件是否齐全有效。

收益来源合法性:如土地出让收入是否纳入政府性基金预算。

法律风险提示

识别潜在风险(如收益权质押、合同违约等),提出规避建议。

编制要点:

需由律师事务所出具,重点核查项目是否符合《预算法》《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管理办法》等法规。

需明确项目收益与融资自求平衡的法律保障措施。

三、编制流程与注意事项

流程:

立项阶段:完成可行性研究,明确项目收益来源。

材料编制:委托第三方机构编写“一案两书”,同步办理用地、环评等手续。

审核入库:提交至省级财政部门初审,通过后纳入项目库。

注意事项:

政策合规:严格对照专项债支持领域(如交通、能源等),避开负面清单(如房地产、楼堂馆所)。

数据真实性:所有测算需有依据,避免虚假信息导致审核失败。

时效性:关注政策动态(如资本金比例调整),及时更新材料。

四、典型案例与常见问题

成功案例:某市污水处理厂项目,通过“收费权+政府补贴”实现收益覆盖倍数1.5倍,顺利通过评审。

常见问题:

收益测算未考虑运营期成本增长,导致覆盖倍数不足。

用地手续未取得预审意见,被退回补充材料。

“一案两书”是专项债申报的核心,需确保内容合规、数据真实、逻辑严密。编制时应重点关注收益平衡、风险防控及政策符合性,同时配合其他材料(如立项、用地文件)形成完整证据链。未来,随着监管趋严,对“一案两书”的精细化要求将进一步提高,建议引入专业机构协作以提升通过率。


更多相关信息 还可关注中铁城际公众号矩阵 扫一扫下方二维码即可关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