咨询热线:17736920826

行业新闻

在超长期国债的申请审核过程中,如何提高项目的成熟度?

本站     2025/5/29 11:12:22    

在超长期国债申请审核中,提高项目成熟度需从前期策划、手续完备性、资金保障、实施进度等多维度发力。以下是具体策略及实施要点,结合2025年最新政策要求:

一、完善前期手续,确保合规性

全流程审批覆盖

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(租赁场地需提供租赁合同及产权证明);

环评批复(豁免类项目提交承诺函);

节能审查意见(高能耗项目需省级批复)。

核心手续:完成立项批复、可研批复、初步设计批复(新开工项目)或施工许可证(在建项目)。

专项证明:

规划匹配与代码生成

项目需纳入“十四五”或“十五五”规划、国家重大专项规划或省级实施方案。

通过“全国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”生成唯一项目代码,并在申报材料中多次标注。

二、强化资金保障与拼盘闭合

资金来源明确化

自筹资金需提供银行存款证明(覆盖总投资的60%以上)或股东出资决议;

银行贷款需提供授信合同或贷款承诺函(明确放款时间)。

示例:某工业设备更新项目总投资1亿元,自筹3000万元,银行贷款5500万元,国债配套1500万元,形成闭环。

配套资金提前落实

地方财政需出具承诺函(明确不新增债务);

企业需提供近三年财务报表及信用报告,证明偿债能力。

三、明确实施进度与开工条件

新开工项目要求

2025年底前具备开工条件,完成施工图设计、监理招标等;

提供施工许可证、设备采购合同(国产化率≥80%)等进度证明。

在建项目限制

已完成投资额≤50%,且需在2025年形成实物工作量;

提供监理月报、设备进场验收单等进度材料。

四、提升项目设计与包装质量

方案科学性与量化指标

技术方案需包含新旧设备对比清单、能耗降低率(≥20%)、产能提升率(≥30%)等量化数据。

社会效益需明确就业带动人数、碳排放削减量等指标。

创新模式应用

探索EOD(生态环境导向开发)、TOD(交通导向开发)等综合开发模式;

融入数字化管理(如智慧水务平台),提升项目技术含量。

五、动态管理与风险防控

跨部门协同机制

地方政府成立“专班”,协调发改、财政、环保等部门联合推进;

企业联合科研机构、金融机构形成联合体,增强执行能力。

风险预案与保险机制

明确征地拆迁、原材料涨价等建设期风险应对措施;

引入工程一切险、运营中断险分散风险。

六、规避常见审核风险

材料真实性核查

淘汰设备需提供报废证明及流向记录,新设备需附采购合同及发票;

禁止伪造环评批复或节能审查文件。

重复申报与领域错配

同一项目不得同时申请专项债、中央预算内投资;

避免涉及房地产开发、楼堂馆所等禁止类内容。

提升成熟度的关键工具与资源

政策工具包:国家发改委《超长期国债申报模板(2025版)》、行业专项可行性研究报告;

专业支持:委托甲级资质咨询机构编制材料,确保逻辑严密;

案例参考:借鉴“新能源+乡村振兴”项目(整合光伏与农业,获批1.2亿元)的成功经验。

通过系统性落实上述措施,可显著提升项目成熟度,增强审核通过概率。建议提前6-12个月启动项目储备,动态跟踪政策变化,确保全流程合规性。


更多相关信息 还可关注中铁城际公众号矩阵 扫一扫下方二维码即可关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