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每5年需要对监测井的采样?
本站 2025/3/5 14:32:25
1. 透水灵敏度试验要求
每5年需对监测井进行一次透水灵敏度试验,具体流程如:
试验方法:向监测井内注入灌水段1米井管容积的水量,观察水位复原时间。
判定标准:若水位复原时间超过15分钟,应立即进行洗井(注:部分资料中“30分钟”为错误阈值,需以15分钟为准)。
洗井后处理:洗井后需重新进行透水灵敏度试验,确保监测井恢复正常渗透性能。
2. 监测井维护管理
日常巡检:每年至少对监测井及配套设备(如自动监测系统)进行2次巡检,检查井体结构完整性和设备运行状态。
设备更新:自动监测设备达到使用年限或出现老化失效时需及时更换;人工监测设备异常也需同步更新。
数据管理:所有维护记录、试验报告及水质数据需录入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档案系统,确保数据可追溯。
3. 监测网优化与安全要求
网络调整周期:每5年结合区域水文地质变化和污染风险,对地下水监测网进行评价与优化,提升监测覆盖率和数据代表性。
信息安全:监测系统需符合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三级标准,定期开展脆弱性评估,防范数据泄露风险。
4. 其他关键注意事项
采样顺序规范:地下水采样时需遵循挥发性有机物(VOC)→半挥发性有机物(SVOC)→稳定有机物/重金属的优先级顺序,避免交叉污染。
井体设计标准:监测井滤水管不得穿越目标含水层,且井深需根据监测目标确定,确保与其他含水层有效隔离。
总结
每5年的监测井维护以透水灵敏度试验为核心,结合日常巡检、设备更新和网络优化,形成完整的监测闭环。试验中需严格遵循15分钟的水位复原判定标准12,并通过规范采样流程和数据管理保障监测结果的准确性与连续性。
更多相关信息 还可关注中铁城际公众号矩阵 扫一扫下方二维码即可关注